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也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月31日,黄山市举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本盘的思想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增强。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了解全市人大代表履职情况,总结梳理特色做法,更好推动代表工作创新发展,11月26日至12月5日,市一级巡视员、市人大工作研究会会长汪义生,市人大工作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马端森、鲍小如带领调研组一行,采取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先后赴歙县人大代表之家、黄山加佳荧光材料有限公司,黟县黄山旺荣电子有限公司、碧阳镇古黄村,休宁县东临溪镇芳口村、黄山恒奥电器科技公司、月潭湖镇人大代表工作室,屯溪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昱西街道戴震路社区“宋莉秋人大代表工作室”、黎阳镇新江村蔬菜基地和傍霞村,黄山区焦村镇五丰源专业合作社、甘棠镇人大代表活动室,徽州区西溪南镇“吴秋颖人大代表工作室”、西溪南镇人大代表活动室,祁门县祁山镇芳村村人大代表产业发展基地、黄山蜂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走访了部分各级人大代表,并对全市代表履职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12月23日又考察了黎阳镇“姬臣人大代表工作室”。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各级人大代表6830名,其中,全国人大代表2名,省人大代表25名,市人大代表291名,区县人大代表1280名,乡镇人大代表5232名。建成各级各类“家室站点”307个,其中,乡镇代表活动室97个,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各级代表按照就近便利原则,混合编成422个代表小组,全部“进家入站”参加联系基层群众活动。
二、代表履职工作主要做法及特色典型
(一)深化拓展代表广泛联系群众新方式、新途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把提升代表工作水平作为有力抓手,不断完善代表工作机制,提升服务代表水平,促进人大代表履职高质量,助推人大工作高质量。一是抓学习强素质。换届以来,先后举办代表初任培训、履职培训、专题培训4期,不断提升代表学习系统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二是抓阵地强支撑。组建新一届市人大代表行业小组19个、专业小组6个,开展活动159次。三是抓机制强保障。先后出台《关于加强代表工作的意见》《黄山市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办法》等制度,推动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四是抓活动强基础。换届以来,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市人大代表295人次,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133人次,参加常委会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216人次。五是抓建议强督办。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的要求,强化代表建议“提、交、办、督”全过程管理,三年累计办结代表建议578件,建议答复见面率、满意率均达100%。
(二)各级代表守正创新依法履职践初心、担使命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人大的作用靠代表,人大的水平看代表,人大的活力在代表。近年来,全市各级人大高度重视代表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服务保障机制,让人大代表能履职、真履职;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自身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关注民生热点,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履职尽责,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创新做法,涌现出一批依法履职的先进典型。
一是票决实事书写民生优异答卷。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指政府在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和群众意见建议基础上提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经同级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上,以投票表决方式选择决定正式项目,交由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人大代表和群众监督的制度。2022年,屯溪区人大率先在黎阳镇实施票决制试点,依托“代表活动室”“代表联络站”等平台征集民生实事项目,按照20%差额比例进行票决的方式,确定民生实事项目,并组织开展季度现场督查、半年检查和年度满意度测评,形成监督闭环。截至目前,黎阳镇共票决实施民生实事项目23个、总投资1640万元,实现了政府决策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
二是强化保障激发代表工作活力。为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开展活动,各级政府及人大常委会严格执行代表活动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确保代表工作正常有序开展。黄山区高度重视代表工作,在“三保”等刚性支出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各项代表工作、活动经费以及无固定收入代表补助等均按时足额发放,极大保障了代表依法履职行权。近年来,黄山区累计开展季度代表小组活动126次、接待选民504批次、召开代表座谈会15次,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支持代表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是急难险重彰显代表使命担当。今年6月18日以来,黄山市持续遭遇强降雨侵袭,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号召,迅速投身防汛救灾一线,真正做到哪里有汛情险情,哪里就有人大代表的身影。徽州区西溪南镇市人大代表吴秋颖与坑上村的党员干部一道,参与做好群众转移、抗洪救灾、安置保障等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四是建强平台创新开展代表活动。全市各级人大高度重视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不断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努力将代表“家室站点”建设成为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阵地。歙县人大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接续开展“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年”“代表工作能力提升年”“代表工作创新年”活动,以在歙省人大代表汪育红创办的新芽文化艺术学校场所为依托打造歙县首个人大代表之家,形成1个县级人大代表之家、4个区域性人大代表联络站、28个乡镇人大代表活动室、5个村级代表联系点的工作格局,其中歙县驻杭州淳安人大代表联络站为我市首个域外代表联络站。
五是基层民主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全市各级人大坚持在民主协商中引导群众支持、在民主决策中引领群众参与,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积极性。休宁县五城镇星州村为推进乡村振兴,组织开展“代表助力信用村”建设,多次召开村组干部、群众代表会议,广泛吸纳民意,积极汇聚民智,群众从不理解到积极支持,起到了“用人大代表的主动,换取群众的互动及自觉行动”的良好效果。在5位省、县、镇人大代表的示范带动下,全村评定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家、信用户310户,用信413万元。
六是发挥代表作用赋能基层治理。全市各级人大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参与、民主议事、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模式。黟县碧阳镇古黄村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础上,认真践行“作退一步想”工作法,探索人民群众说事议事与基层民主协商议事深度整合的工作模式,总结提炼出人大代表“听(民意)、提(建议)、议(村务)、督(落实)、评(实效)”五字工作法,目前已在全镇推广。
七是拓宽途径丰富代表履职活动。全市各级人大不断丰富代表履职形式,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全力保障代表为民用权、为民履职、为民服务。祁门县积极引导代表投身双招双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组织代表参与各类执法检查、调研、视察等活动,并持续加强代表工作宣传,积极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一批人大代表相继获得省最美儿童主任、市级劳模、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八是发挥专长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市各级人大代表秉承初心,创业实干,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黄山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市人大代表、歙县黄山加佳荧光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济民,带领公司成立“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和技术中心,招纳高端人才进站研发,不断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国家专利42项,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其个人也先后获得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黄山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市人大代表、黄山区五丰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贞,始终牢记人大代表的使命与担当,注册成立五丰源种养专业合作社,先后流转农田5000余亩,带动周边村民发展特色种养业,2023年基地产值超过2000万元,其个人先后获得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安徽省三八红旗手、黄山市妇联“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市人大代表、休宁县东临溪镇芳口村总支书记徐国荪带领村民大力开展产业链接、电商联动、城乡融合、村校共建,创造了常住人口远超户籍人口的活力繁荣。
三、存在不足和工作难点
一是代表宣传工作还有待加强。除每年一度的人代会有短时间集中宣传外,闭会期间对人大工作尤其是代表工作的宣传偏少偏弱,人大日常重要活动及代表履职情况难以得到充分反映,导致社会上一部分人对人大代表的性质、地位、作用了解不多、认识不够,支持代表依法履职的良好社会环境尚需进一步提升。
二是代表培训方式还相对单一。人大代表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和行业,政治素质、文化水平、社会经历各不相同,需要加强学习培训,以提升履职能力,但由于目前学习培训形式还不够多样、内容还不够丰富,加之培训次数偏少、时间也相对偏短,致使少数基层代表履职能力还不够高,参政议政水平偏低,对群众的疑问也不能很好的讲清政策、解疑释惑。
三是代表闭会期间作用发挥还不够。对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组织不够有力、形式相对单一,主要还是集中在视察、调研和参加座谈等方面,导致一些代表参与活动不够经常,作用发挥不够明显。自全省“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开展以来,少数代表参与度不够、履职热情不足,即便提出意见建议,所提建议质量也不够高。
四、几点工作建议
(一)加强宣传,营造代表履职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对人大代表地位、作用、职责重要性的宣传,多形式多渠道搜集人大代表履职的事迹材料,通过积极挖掘亮点,树立先进典型,增强群众对代表工作的认可和肯定,推动形成全社会广泛认知人大代表、充分尊重人大代表、切实信任人大代表、全力支持人大代表履职的良好环境。
(二)创新方式,抓实代表履职培训工作。将代表的学习培训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创新学习培训形式,丰富学习培训内容,进一步提升学习培训成效;鼓励代表开展自学,倡导代表相互分享学习心得,并把参加学习培训情况作为对代表考核和述职的内容。
(三)强化保障,发挥代表闭会期间作用。进一步创新代表活动形式,坚持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积极组织代表参加调研、视察、执法检查活动,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同时,进一步提高服务保障水平,严格落实“双联系”制度,加强代表活动指导,对代表开展活动、履行职务给予支持。
(四)完善机制,提升代表建议办理实效。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建议办理工作机制,抓实代表建议办理各环节,不断提高代表建议所提问题解决率,推动代表建议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