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了解休宁县城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根据《休宁县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工作要点》安排,休宁县人大常委会于近日组织调研组,通过对县城书院路与滨江路交口、体育场北路永琪水桥人家区域、县前河污水处理终端、横江路内河湿地等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全县城镇水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开展了专项调研。
近年来,县政府聚力攻坚城市功能短板,系统推进城区雨污管网提升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及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城区内河生态基底修复、污水管网水质提升及内涝治理实现提质增效,城镇水环境综合治理效果明显。调研组针对存在的基础设施短板、欠缺多元筹资举措、部门协同机制不够完善、公众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四点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治理短板。高标准编制城市更新规划及地下管网改造实施方案,系统指导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避免重复开挖施工,实施雨污分流改造、雨污管网错混接,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能力。加强对排水管网的日常巡查和养护,及时修复破损管网,保障排水系统畅通。同时加强对城区周边乡镇河水治理,提升乡镇生活污水治理质量。
二是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实施精准治理。准确把握政策方向,积极谋划储备项目,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创新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和运营。深入调查研究,优先排查管网关键节点,明确治理优先级;盘活现有资源,实现“以旧带新”,充分发挥现有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职责和分工,建立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实现设计、施工、验收成果共享。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定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提高治理工作效率和水平。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意识。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和法律法规,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环保志愿者服务、环保知识讲座等,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水环境治理。建立健全公众监督和反馈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公众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