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县传真

阳湖镇:建强“小站点” 发挥“大作用”

发布日期:2025-07-17 18:36信息来源:阳湖镇人大 刘青 作者:研究室 浏览量: 【字体:   收藏

今年以来,阳湖镇积极推进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标准化建设,坚持把开展好“代表接待日”活动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履职质效的重要抓手,切实打通代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每个月“5号”是人大代表进站接待群众的日子,这也是实践站最热闹的时候。“今年暑期还有托管班吗?我家孩子去年参加了,今年还想来。”“社区老年大学建议新增书法课程,我身边好几个退休同志都想学。”居民们“竹筒倒豆子”般地向人大代表吐露生活操心事、烦心事。面对滔滔不绝的倾诉,代表们耐心倾听,工作人员详细记录,实践站始终用“接待群众记录—调研实际情况—汇总解决建议—跟踪督办建议—反馈群众进展”五步工作法,让群众心声落地有声。

解决群众难题的“助推器”。实践站不仅是收集群众诉求的前沿阵地,更是发挥社会治理“大智慧”、解决民生难题的重要场所。实践站主动邀约人大代表、物业企业负责人、业委会代表、居民代表等开展协商共议,让实践站成为推动解决治理难题的“助推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满载代表和群众智慧的金点子、好建议得以形成,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治理难题逐步被妥善解决:设置42个外卖骑手临时休息室,助力社区与新就业群体实现“双向奔赴”;开展排水系统改造,惠及730户2400余人,小区地下车库汛期易积水成为历史。

增进社区和谐的“润滑剂”。除常规的选民接待日以外,还创新了代表见面预约机制,遇到需多方协商的问题,人大代表就在晚上或周末到实践站约见群众。“她们天天跳广场舞,我周末要休息,吵得睡不着。”“我们已经把音量调小了,他们还是不满意,但是我们也没有其他地方跳舞啊。”一则小插曲扰乱了邻里和谐的旋律。一边是健身需求,一边是噪声困扰,为了解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难题,从问题反映到实地调研,从建议督办到意见反馈,代表密切跟踪、积极协调。新建的南滨江公园内部广场舞场地铺设了崭新地坪,安装了照明灯,并增设休闲椅、石凳、垃圾桶等基础设施。爱跳广场舞的阿姨们主动“转移了阵地”,往日的不快烟消云散。实践站宛如“润滑剂”,化解了群众矛盾、促进了邻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