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区奕棋镇人大紧紧围绕“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用“民生红”“成长蓝”“活力绿”三种鲜明的色彩,托举起全镇10832位居民的幸福生活。
“民生红”映照夕阳暖
踏入被村民们亲切唤作“小食堂”的博村老年助餐点,实惠的饭菜价格里,藏着让老人们一口尝到的家的温暖滋味。这项暖心民生工程背后,是选区人大代表不辞辛劳的付出。
老年食堂运营之初,曾遇到一系列问题:老人喜欢吃什么?每餐定价多少?是否要提供送餐上门服务?人大代表先后进行多次实地调研和专题会商会,一心只为解决老年人“舌尖上的难题”。镇人大还组织人大代表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对辖区内独居老人进行点对点关爱,为老人提供上门理发、打扫卫生等多项服务,现场讲述电信网络诈骗的种类、惯用手段、防范常识,切实增强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守好老年人的“钱袋子”。同时,联合镇中心卫生院定期为老年群体开展血压、血糖测量等,摸清老年人慢性病底数,并开展健康知识小课堂,向老年群体普及健康知识并提供健康咨询指导。
“成长蓝”护航朝阳升
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科普课堂上,孩子们正借助科学设备探索物理学的奥秘。这一寓教于乐的场景,得益于镇人大代表对未成年人活动阵地的长期关注。
镇人大结合儿童之家、农家书屋等平台,联合镇社工站打造“五心课堂”特色品牌,编排出生动、有趣的活动节目作为与孩子们交流的纽带,为未成年人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代表们还开展“沟通合作 奕童成长”沟通合作能力提升、“亲子庆双节‘月’玩‘月’心动”等各类活动,围绕“扫黄打非”“护苗·绿书签”行动,以生动鲜活的宣传活动形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绿色防护墙。
“活力绿”扬起健康风
在江村的“珊瑚朴广场”,妇女们在尽情舒展身体跳着广场舞;一旁的健康步道上,三三两两的村民正悠闲地散步。这个农民健康文化广场,是镇人大推动“农文旅体”融合的生动写照。面对健身用地紧张的难题,代表们提出“见缝插针建场地”的建议,督促政府盘活村组的闲置边角地块,实现了9个村篮球场、18个网格的健身小广场全面覆盖。
建设好体育设施,更要让群众真正“动起来”。为此,镇人大发动代表和村民参加“万步有约”“全民健身月”等活动,推动镇村组织棋王赛、广场舞比赛、趣味运动会等赛事,吸引群众积极参与。此外,镇人大还推动将体育设施维护纳入村规民约,成立“代表+村民”监督小组,确保健身器材完好率保持100%。